堆放杂物的自留地。

论文复健的胡说八道【?】

刷文献的时候看见怀特海认为欧洲哲学体系里的命运观是“自然的法则”=“命运的法则”,而钱钟书则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人的命运观实际上昭显的是诗性正义,也就是所谓的“善恶终有报”。

想起前段时间看见过知乎的一个问答,大意是为什么现在的小说电视剧什么的往往会有一类很坏的配角,无恶不作,并且最后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到底是他们的“坏”注定了他们的悲惨,还是说为了圆他们的结局,不得不让他们无恶不作。

这个问题意外地还蛮有趣的……最简单的回答当然是为了读者/观众能爽到(或者文绉绉一点说,得到心理层面的满足)而走的一种套路,但是从价值观念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又能得到另一层面的答案。

之前翻书翻到过一个说法,大概就是说中国的古典戏曲里面总是有鬼神或其他的某种权威,比如说皇权,来主持正义,就像给杜丽娘和柳梦梅赐婚的皇帝,或者《紫钗记》里面的黄衫客,甚至窦娥死后三年大旱六月飞雪的应验,这些实际上都是“诗性正义”。这种观念和思维模式搬到了流行的范畴,不就正是“坏人下场悲惨”吗?其实千年来我们的审美观念依然没有改变。

当然很多人会说“生活已经很糟糕了,看个文刷个剧当然要爽”,类似发言一找一大把。某种程度上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市民心态的一种体现呢?我手上无钱无权,并不具备成为某种主宰的权威,我的际遇并不真正公平,也 让无法生活完全按照我的意志进行。所以当小说、影视作品之类的,某一个幻想空间建立起来的时候,观者就希望其中的是非和得失能够更向自身(或其偏好)倾斜,以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心理满足。这也是起点爽文和玛丽苏小言始终有市场的原因吧……

但另一个问题就是,实际上在这样的心态里面,大家所期待的真的是“善恶有报”、是正义、是公平的命运吗?

之前看见过评论提及大家为什么追《人民的名义》追得那么起劲,除了本身题材够刺激、情节够精彩之外,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凭借“反贪”这个题材达到了一种心理满足:打击特权阶级。但这种打击所带来的平衡的背后,实际上并不见得是嫉恶如仇:大家痛恨的不是不公平的特权,而是这些特权的受益人并非自己。

我想这种心态并不是现代独有的产物。诚然佛教的引入甚至达到最后三教合归的程度,或许确实是因为在儒道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难以调和的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轮回、业报这种民间对于佛教最普遍、最浅层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也维护了、甚至强化了诗性正义的观念,使“普通人”在不公的、于权势上处于弱势的处境中,可以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

至于现代及至当代,虽说尼采就已经在说上帝已死,但西方的思维体系和哲学体系里始终多少保留了宗教的原罪与救赎的基因。而中国文化之中本身宗教色彩就不那么浓郁,民间信仰或许很多很丰富,但实际上都未能上升到“宗教”的程度,比起宗教式的劝诫、约束,这些民间信仰最多更像是一种对于人类欲望的疏导。加上五四以来各种你们懂的,以致于现在我们很难去相信哪怕只是“善恶终有报”这样的所谓“诗性正义”,也很难有于不平之中得到什么有效的排解和心理安慰、自我满足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那么多的金手指爽文,玛丽苏,无脑小甜饼……之类的东西了吧。

 
评论(8)

© 天荒 | Powered by LOFTER